各院(系部):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切实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启动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现将有关具体工作通知如下: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范围
1.校级以上精品课程(见附件1);
2.公共必修课程;
3.基础较好的专业课程。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法
1.采用普遍号召与重点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号召全体教师都要积极投身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整体设计和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紧紧围绕社会需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结合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遵循“实用、有效、先进”的原则,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重新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编写应用型特色教材,精选整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全面系统优化、充实、更新教学内容。
3.彻底改变过去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满堂灌、满堂讲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手段,积极探索实施翻转课堂、网络教学等教学模式,大力推广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教学、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方法,全面开展理论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4.以能力培养和过程激励为导向,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知识记忆的考核方式,积极构建多样化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考核方式,加强过程性考核、实践性考核,增大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考核比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5.课程教学改革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特点、班级规模,保证课程改革计划的可操作性。教师在课程开始应将课程教学安排、授课方式、总成绩的构成比例等重要事项事先通知学生;考核过程要有记录,考核成绩要有书面支撑材料,如试卷、报告等,做到有据可查。
6.课程教学改革应综合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
7.课程教学改革应选择优质的教育资源,建设自己的教学课程资源,共享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8.课程教学改革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各院(系部)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丰硕的教师担任,组织教学团队实施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以课程组的名义提出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并组织落实课程改革的具体工作。课程负责人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的第一负责人。
三、相关要求
1.为了切实有效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学校要求各院(系部)每个教研室确定1-2门课程作为教改试点,每个专业推出1门课程进行慕课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试点。请各院(系部)于2016年10月17日之前将确定改革的课程基本信息表(见附件2)纸质版和电子版报送教务处教学科。
2.各院(系部)要高度重视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组织各教研室召开课程改革研讨会,遴选教学改革课程,研究课程教学改革内容、方法和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请各院(系部)于2016年10月21日之前将每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纸质版和电子版上报教务处教学科。
3.教务处将组织专家,从报送的课程改革方案中评选出优秀方案,以校级教改立项的方式推动课程改革工程有效地进行。
附件1: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精品课程一览表
附件2: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课程教学改革基本信息表
二○一六年十月十二日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关于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通知
|